首页

sm调教视频网站大全免费

时间:2025-05-30 01:50:35 作者: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浏览量:94727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人民论坛)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

  牛钰,11岁失去右腿,如今参加马拉松赛、亮相时装周,成为网友眼中超酷的“钢腿女孩”;程强,12岁时高举“长大我当空降兵”横幅,而今如愿成为一名空降兵,走上阅兵场;张自立,获救时只有6岁,现在是一名消防员,“我想接力好这一棒”……地震撕裂的创伤渐渐平复,稚嫩的臂膀已经能担起重任。

  汶川地震中获救的少年,成为新时代的栋梁,为时代新人成长成才提供了参照。

  “争当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并祝全国的小朋友们节日快乐。从中,深感新时代好少年的内涵深厚,内蕴“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的殷切期待。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在这当中,爱国是第一位的。培养爱国心,当从少年始。

  “好好学习,回报祖国”“吾辈当自强”,这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留言簿上孩子们的留言;“我要去陵园告诉烈士,你们想看的盛世已经实现”,这是宁夏固原百里徒步祭英烈活动学生们的心声……爱我中华的种子,已埋入孩子的心灵深处,勃发于新时代的广阔实践。

  “自古英雄出少年”,何以称英雄?爱国心、强国志、报国行必不可少。少年儿童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从小听党话、跟党走,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成为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的时代新人,人生的奋斗才更有价值,精神的脊梁才更加挺拔。

  世界瞬息万变,时代奔流潮涌。新时代好少年要跟上时代、引领时代、塑造时代,就必须敏于求知、勤于学习,将来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今年3月,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出炉。兼具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的科技创新成果,让人对这些中小学生刮目相看。有参赛学生感言,“科学不仅是实验室里的数据,更是改变生活的力量。”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青少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知识更新越快,越要心无旁骛求知问学,从书本中学、在实践中学,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栋梁之材。

  还要看到,教育是系统性的,成长是全方位的。新时代好少年,一定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比如体魄。回应“把课间还给孩子”的呼声,多地探索推行课间15分钟,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进阳光,不当“小胖墩”,不戴“小眼镜”,让孩子们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比如劳动。“劳动课咋打分?”山东探索“一地一品”“一校一策”,从劳动教育云平台到公益劳动存折,从校园劳动岗到社区劳动志愿者,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孩子们在实践中树立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培育劳动精神。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悠扬的旋律穿越时空,其中有精神的传承,有奋斗的感召,有新时代好少年应该有的样子。(人民日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陈茂波:增拨逾10.9亿港元加强旅游发展 每月举办烟花及无人机表演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建议建立高校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机制,支持高校探索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模式,降低企业转化科技创新成果的成本,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保障多元化。

自然资源部:1-2月全国新增用海项目451个 同比增长69.55%

习近平总书记5月23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同时要敢于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

2024“熊猫杯”韩国青年感知中国征文大赛启动仪式在首尔举行

该分论坛体现了广州“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的核心功能定位。活动现场,多位两院院士及来自近20个国家的知名专家逾200人,围绕“大科学时代下的国际合作与共赢”为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欧阳自远为纪实文学作品作序:一部中国天文发展的文学通史

“寓学于游”是研学游产品的核心特征,“学”与“游”不可偏废。只游不学,无异于享受型、娱乐型旅游,缺乏知识摄取和能力提升;只学不游,无异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少情境式、沉浸式学习的现场互动和真实体验。

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原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江波被“双开”

什么年龄容易得近视呢?如果是受到遗传因素影响,幼儿时期就可能已是近视眼了。需要注意的是近视发生越早,形成高度近视眼的可能性越大。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